(资料图)
成长之路由一次次曲折铺就。学习、工作是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两个阶段,要面临无数的未知和挑战。虽说成长不可被替代,但父母也担心孩子会被眼前一时的困难击垮,变得迷茫、颓废。健康、向上、为梦想执着前行的少年如何养成?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创伤,诸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期望落空,应聘简历如石沉大海不见反响,好不容易获得一次面试机会却因为过于紧张而失之交臂等等。但大多数人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创伤事件之后,反而从中获得了积极的个人成长。在中外历史和现代名人中不乏这样历经沧桑不断成长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先例。
人之所以在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后产生受挫感,是因为其自我感觉弱小、无助,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与经验,也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毅力。
对于孩子无法避免的挫折,父母怎么做才是理性的?
转换目标。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考学失利,无法进入理想的目标学校,情绪低落沮丧无比。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首先应该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化忧伤为力量,及时修改或转换目标。
增进了解。在孩子碰壁时父母的态度尤为重要,父母不应该一味指责或不明就里地担忧,而应想方设法与孩子一起分析受挫的原因,探讨获取成功的可能路径。此外,可以帮助孩子辨别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尽量扬长避短找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而非眼高手低或随波逐流。
寻求补偿。比如有些孩子从小喜欢绘画,大学阶段花很多时间用于绘画技艺和艺术修养的提升,对自己本专业学科兴趣索然,在这种情况下,若找工作一味寻求专业对口,极易在应聘中受挫;若能换一种思路,既考虑所学专业,又能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则找工作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 李丹